信息来源:原创 时间:2025-08-08浏览次数:4079 作者:鸿达辉科技
作为LED封装的核心环节,点胶工艺直接决定产品的光学性能、防水等级和使用寿命。传统人工点胶面临三大痛点:
胶量波动:手动控制导致气泡、断胶
位置偏移:灯珠微缩化加剧定位难度
效率瓶颈:高速产线要求毫秒级响应
某车载LED企业曾因点胶不均匀,导致批量产品在高温测试中出现光斑,直接损失300万订单。
1. 视觉定位系统
通过高分辨率CCD相机实时捕捉基板Mark点,即使0.2mm的LED芯片阵列也能实现±5μm的定位精度。鸿达辉科技自主研发的多光谱补偿算法,可自动识别透明/反光胶水轮廓,解决行业常见的溢胶盲区问题。
2. 闭环压力控制
采用压电陶瓷驱动技术,胶量控制精度达0.001ml。在Mini LED背光板生产中,该系统确保每颗灯珠的封装胶体高度差≤3%,避免屏幕出现亮度不均的“网格效应”。
3. 动态路径规划
当传送带以1.5m/s运行时,设备通过运动补偿模型实时调整点胶轨迹。鸿达辉科技的HDP系列点胶机在广东某照明大厂的实测中,将点胶不良率从1.8%降至0.02%。
作为点胶技术领域的深耕者,其设备优势体现在:
刚柔耦合技术:针对柔性基板(如COB封装)开发缓冲点胶头,消除材料振动误差
工艺数据库:预存300+种胶水参数,切换产品时调取配方即可生产
远程诊断系统:设备自动上传运行数据,故障预警响应速度提升70%
在厦门某工厂项目里,鸿达辉设备实现24小时连续点胶50万颗全光谱LED,胶体位置重复精度达99.98%。
汽车照明:大功率LED的硅胶封装耐温150℃
可穿戴设备:微电流点胶技术实现0.3mm窄边框密封
户外显示屏:三防涂层点胶速度达120ms/点
当LED技术向微间距、高亮度持续演进,点胶工艺早已超越简单的粘接功能,成为保障光电转换效率的核心环节。鸿达辉科技持续迭代的智能点胶解决方案,正推动着从消费电子到特种照明全产业链的精密制造升级。
Consult Manufacturer